首页    工作交流    2025年石油分局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学习交流之第三中学篇

2025年石油分局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学习交流之第三中学篇

 

在教育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下,新优质学校建设是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石油分局笃根本、去浮华、抓内涵,于3月21日举办了“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暨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破解新优质学校“基因密码”,实现“三个突破”,突破功利化价值,突破标准化培养,突破经验式管理,以抓住教育精髓,回归教育本原,实现“破茧蝶变”,营造育人新生态。在本次论坛中,一处中学、第五中学、一处小学将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倾囊相授,极具参考价值,各学校领导也积极晒出参与论坛的所思所获,希望借这些分享,激发更多教育智慧的火花,凝聚各校力量,共同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添砖加瓦。今天晾晒心得的学校是华北油田第三中学,我们一起看他们采撷的智慧之光。

 

启智润心,生命绽放

华北油田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 王军国

 

6009F7F8E55BF888DEAA1C376CD54D85

 

此次的参观学习,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礼记》中的名言“蒙以养正,爱以润心”的深度和意义。每一个教育者都要通过巧妙地教育(蒙)孩子,让他们习得正确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同时要用爱浸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实现生命的绽放。

蒙以养正,崇德自守筑根基

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和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行为和品德是新优质学校传承坚守的根本。在第三中学的20个月里,我看到全校师生始终以崇德自守要求自我。学生通过向灾区捐款、为贫困学生捐物、开展党宣讲活动、宪法宣讲活动、红色经典传唱活动、义工活动、爱国演讲活动等筑牢爱国根基,展露爱国情怀。老师们厚德传情、爱心铸魂,以细心为笔,以耐心为墨,用温暖而深情的举措,在孩子们的心中描画出至诚报国的美丽图画。他们用博大宽厚的情怀、不懈探索的精神,以融合教学为舟,将学生载向更广阔的世界,将梦想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心中。所有老师爱岗敬业以惜福,成材树人以造福,将幸福的种子播撒在美丽的校园。今后的第三中学将以系列的德育教育深筑崇德自守的根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爱以润心,立志成材张个性

参观的三所学校都以多元的活动与评价助力学生张扬个性,绽放自我。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效果。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工具,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因此,学校应积极推行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分类,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优秀学子。第三中学也始终对学生进行多元价值取向下理想信念、奋斗意志、正确历史观、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全体老师用心理疏导、情绪共情、目标激励、优点彰显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爱,让孩子们用心灵的丰盈去舞动多彩的人生。孩子们用校园观察、拓染扎染传递浓浓民族情,在剪纸的坚持中韧化自己心理,厚化自己品德。老师们寓教于乐,带领学生乐中探索、乐中培智、乐中明理、乐中怡情,用巧妙的方法讲述对教育、对学生的无私大爱,对事业、对初心的笃定执着。班主任努力为学生提供情绪价值,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自励拼搏的豪情。

“敬教劝学,国之根本;兴贤育才,为政先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更应将新优质学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内融于心,外化于行,厚朴成器,以德润身,带着责任去管理,怀着理想而思考,在吸收、碰撞、整合的过程中提升学校的底蕴,助力学生绽放生命的光彩。

 

问道新优质 深耕育人心

华北油田第三中学校长 贺玉珍

 

贺玉珍

 

3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油分局组织的“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活动,实地走访了一处中学、第五中学和一处小学,聆听了郝旭光副局长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专题报告。此次学习让我真切感受到“新优质学校”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也为我校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这三所学校虽学段不同,但在新优质学校建设方面各有亮点,为普通高中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一处中学的《将进酒》合诵、皮影戏等文化活动,展现了文化育人的温度,让我认识到普通高中也应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当前,普通高中受高考压力影响,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我们可以组织经典诵读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将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文化底蕴,培养综合素养,缓解学习压力。

第五中学在生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积极进取,这种精神值得普通高中学习。普通高中在招生时也可能面临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此时不能消极等待,而应积极挖掘自身潜力。我们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特色课程和项目,提升学校吸引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机会。

一处小学的课程融合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具有启示意义。在高中阶段,虽然学科分化明显,但也可以尝试跨学科主题教学。例如,在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融入环境科学的内容,开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郝局提出的新优质学校特征,为普通高中建设指明了方向。“有教无类”要求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们应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回归本源”提醒我们要摒弃功利化教育,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不能只关注高考成绩,要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积极探索”鼓励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普通高中应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网课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百姓满意”是我们办学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提升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

教师队伍建设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关键。借鉴郝局提出的师德考核“三个是否”标准,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规范,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同时,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转型。

新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普通高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此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新优质学校建设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立足校情、守正创新,方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用丰盈与温度厚植自信,用技巧与方法触动心灵

华北油田第三中学教务主任 石瑞卿

 

e2fb1e01-0d6c-4c90-88b3-f7e173f0f718

 

一天的参观与触摸,长久的思考与感悟。匆忙的行程丝毫没有弱化一行人的震惊与感动,反而让大家在密集的心灵冲击中去深入思考新优质学校背后的支撑点:以丰盈激发自信,以温度培植情怀,以技巧触动灵魂。

在丰盈中张扬,在自信中成长

挣脱成绩标尺的拖拽与拉扯,新优质学校在众目企盼中将多元化评价的制度铺展开来,引发大家深深的思索。评价的的多元必然启动教育形式的丰盈,所以多样的活动、丰富的实践、个性化的展示与张扬便成了新优质学校的发展方向。一处中学斑斓的彩石、趣味的文创,生动的皮影、激情的朗诵无不诉说着多元展示孕育丰盈内心的教育探索;第五中学文采盎然的采薇之作,坚固精美的桥梁模型、个性张扬的绘画作品、田园野趣的动物乐园共同绘画出五中学子丰盈的情怀和斐然的才情;一处小学则用漆画与扎染展露对高雅的追求,用青团与茶艺彰显对生活的热爱,用书画与陶塑诉说对真善的坚守,用武术与游戏表达对健康的执著。一天的行程,多元与丰盈的感触充斥内心:原来教育最好的状态是老师用自己的丰盈去培植学生的丰盈,而学生则用他们的的丰盈去成就老师的丰盈,师生一起在丰盈中张扬,在自信中成长 。

在温暖中明志,在感动中奋发

多元与丰盈是璀璨花枝,而温暖与感动则是沃土根基。一个有温度的学校才能有良性的情感舒展:用温暖厚植感动与激情,用感动与激情激发责任与担当,用责任与担当触发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意识。三所学校目之所及,一草一木、一楼一宇皆是育人的载体。学校里有花木繁盛的优美环境、有个性创意的展示舞台、有师生促膝的亲切交流,有守护树洞的细心关注,有携手陪伴的真诚鼓励,学生处处受到爱和美的熏陶与感染,感动与激情坚定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激发了他们昂扬奋进的爱国情怀。

在技巧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他山之石的锋利与坚硬如何攻己之玉的棱角与粗糙,这是每一个参观学习者最应思考的主题。毕竟,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开启的永远是塑造灵魂的旅程。因此,用何种技巧去触摸学生心灵深处的柔软应该成为新优质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因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是丰盈与温度之外的又一个关键支撑点。犹记第三中学的校园里,学生带着他们无处安放的桀骜慷慨痛诉:我不学习怎么了,这是我自己的事,老师凭什么对我发火,他凭什么管我。望着学生激愤的脸庞和周围一群“求同解”的学生,我在黑板上写下三句话:(1)学校的运行系统复杂(2)学生在老师心中至关重要(3)学生无法自我管理。然后告诉学生,这三种情况引发了你们口中老师的反应,改变其中的任何一条老师就能如你们所愿,你们希望改变哪一条?因为第一条无法改变,学生盯着后两条沉默了。激愤被讪讪取代,学生低着头说:“老师,我们知道了。”用巧妙的方法去触动学生的灵魂,让学生用灵魂触摸我们的规则,自我管理的意识便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和谐与包容的氛围才能成为学校的主旋律。

一个学校就是一个舞台,闪转腾挪、唱念做打中,思维与理念、情怀与企盼、风格与底蕴、技巧与方法展露无遗,有限的空间承载着万千学子的前途与命运,将多元与丰盈活化,将温暖与感动激发,将方法与技巧落实,我们便能实现培根铸魂的教育初衷。

 

以“新优质”理念赋能高中德育,构建有温度的成长生态

华北油田第三中学政教主任 张柱

 

64bd2ee4-5dff-4508-a49a-d01908b871a2

 

3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油分局组织的“新优质学校建设”论坛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北部片区学校、聆听专题报告,深刻感受到新优质教育理念的温度与深度。作为高中政教主任,此次学习不仅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更让我对如何将“新优质”理念融入高中德育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一、感悟与收获:新优质教育的核心启示

1.教育温度:从管理走向关怀

“有教无类、回归本源”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理念。在一处中学,师生同乐的场景、学生自编的皮影戏等文化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德育应摒弃冰冷的说教,转而以人文关怀浸润学生心灵。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德育工作更需注重情感联结,如通过“师生共读”“班级树洞”等活动,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让教育成为温暖的生命陪伴。

2.个性化育人:关注“每一个”的成长

郝局提出的“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令我深受触动。高中德育需突破“一刀切”模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精准识别学困生、心理困惑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例如,可借鉴“三张清单”方法,梳理学生学业、心理、兴趣等方面的需求,联动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形成支持网络,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长的支点。

3.课程创新:打破边界,赋能素养

一处小学的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式学习(如二十四节气主题课程)让我看到德育的无限可能。高中可探索“大思政”课程体系,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例如,在历史课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在物理实验中渗透科学伦理讨论,通过“社会议题辩论赛”“公益实践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4.教师转型:从“管理者”到“成长导师”

教师是新优质教育的第一资源。论坛中提到的“师德考核三个是否”启示我们,高中教师需从“纪律约束者”转向“心灵引路人”。政教处可组织“德育微案例分享”“师生共情工作坊”等培训,帮助教师提升沟通技巧与心理辅导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在德育创新、学生关怀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二、实践方向:构建高中德育新生态

结合学习收获与我校实际,未来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德育改革:

1.打造“三生”德育体系,聚焦生命成长

生命教育: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探索自我价值;组织“生命叙事”主题活动,通过撰写成长日记、拍摄微纪录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意义。

生存教育:联合消防、急救部门开展安全实训,坚持常态化的应急逃生演练,提升学生应急能力;设“校园监察岗”,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培养责任感。

生活教育:推行“劳动+”课程,如校园绿植管理、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之美。

2.创新德育载体,融合传统与科技

传统文化赋能: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剪纸、书法名家授课;结合传统节日策划成人礼、国学诵读等活动,厚植文化自信。

科技助力德育:开发AI德育评价系统,实时记录学生行为表现与进步轨迹,生成个性化成长报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社会场景,开展沉浸式德育体验。

3.构建协同育人网络,凝聚教育合力

家校社联动:发挥“五老作用”,成立“家长德育导师团”,邀请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设计;与社区合作开设“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助老等公益项目。

心理健康护航:完善“心理预警—干预—跟踪”机制,设立“心灵驿站”,通过沙盘游戏、团体辅导等方式疏导学生压力;将抗挫力训练融入体育课程,让学生在挑战中锤炼意志。

三、反思与展望:以初心照亮前行之路

新优质学校的建设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教育者发扬五中人“能战斗、敢为先”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深耕细作。作为政教主任,我深知高中德育既要应对升学压力,又要守护教育本真。未来,我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带领团队持续探索德育创新路径,让制度更有温度、让课程更贴地气、让教师更懂学生、让成长更具个性。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