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新闻    一处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农科院开展研学活动

一处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农科院开展研学活动

 

风掠过农科院的试验田

青嫩的麦穗轻轻摇晃

像藏着无数小秘密

我们俯下身靠近

亲手触摸麦穗的纹理

看科技如何化作温柔的手

在绿意里编织出

成长的奇迹

5月14日,华北油田一处小学组织学生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开展“探秘小麦生长 感知科技力量”主题研学活动。学生通过听讲座、访农田、做实验等环节,近距离观察农作物生长奥秘,沉浸式体验科技兴农的魅力。

在基地三楼会议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谭晓玲老师以“麦田守护者——守护金黄麦浪的生态奥秘”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植保课。通过图文演示和趣味讲解,学生们学会识别麦蚜、黏虫等小麦主要害虫,了解了“蚜虫如何危害作物”“瓢虫为何是农田卫士”等知识。互动环节中,他们踊跃提问:“蚜虫会传染病毒吗?”“不用农药怎么治虫?”科研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引导他们辨别麦田的“守护者”与“破坏者”,思考生态防治与科技手段的巧妙结合。

讲座结束后,六年二班的丁坦隽雅同学为大家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在她的深情讲述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走出会议室,他们踏入小麦试验田在科研人员带领下,依次观察麦田昆虫种群动态监测田和显花植物麦田布局生态调控技术田。蹲下身,亲手触摸麦穗纹理,数清麦粒的颗粒,对比不同地块小麦的株高与叶片颜色,直观感受种植技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最令学生兴奋的是“小麦蚜虫调查”实操环节。在科研人员指导下,他们分组使用捕虫网、昆虫采集盒、显微镜,统计蚜虫数量,学习田间调查技巧。“我发现了只食蚜蝇!”“这有一只瓢虫正在吃蚜虫!”学生边记录数据边惊呼,仿佛变身专业科研人员。

“原来课本里的‘科技兴农’离我们这么近!”“看到科研人员在田里晒得黝黑,更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原来最精妙的科学知识,就藏在每一片颤动的翅膀与每根敏感的触须之中。”孩子们在学习体会中写道。

此次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理解“藏粮于技”的深层含义,既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又将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厚于心。

学校未来将继续拓展“行走的课堂”,通过产学研融合实践,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让科技与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img1

 

img2

 

img3

 

img4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导读